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天津市持续对城市小型开敞空间进行活化利用,推进口袋公园建设,正逐步实现“推窗见绿、出门进园”。图为位于该市和平区的五大道公园。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
甘肃省兰州市通过见缝插绿、闲置地改建等方式激活“零碎空间”,让市民在推窗见绿、移步赏景中提升幸福感。图为近日,市民在该市城关区盘旋路口的一处公园内锻炼身体。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
家门口多了一个小公园,高架桥底下新修了一些健身设施,小区之间的废弃土地精心修葺成为绿色空间——近年来,一种占地小、距离近、形式多样的口袋公园正悄然兴起,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周围绿化空间更多了,休闲娱乐更方便了。
随着城市化建设推进,居民对“家门口”休闲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,而部分城市核心区土地资源紧张、大型公园辐射范围有限。同时,在我们周围,存在面积不大、或被闲置、或位于角落的土地。在此背景下,口袋公园凭借形式多样、选址灵活、简洁实用、环境友好的特征,成为破解城市公共空间不足、增加居民休闲场所的突破口。对于一些基层组织来说,口袋公园建设成本低、消耗资源少、维护更方便,也具有长久运营的可能性。
每建成一处口袋公园,就意味有更多的居民可以推窗见绿,移步进园,而且还能为周围居民提供交流机会,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活力。浙江衢州十里运动休闲长廊的一处桥下空间通过整体规划设计,充分挖掘沿线边角空间,现已有篮球场、足球场在内的11个专业运动场地。每当清晨傍晚,一派热闹景象。
口袋公园同样也是文化展示的窗口。部分公园加强场地内外的文物资源、历史建筑、古树名木、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发掘、展示和利用,借助墙面、地面、雕塑、标牌等载体丰富文化传播渠道,打造综合城市景观。河北张家口推出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口袋公园,北京西单口袋公园则融绿植景观和商业文化于一体。同时,基层组织也可以在社区内的口袋公园结合日常治理工作、居民需求和区域文化传统等,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致广大而尽精微。随着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,以城市更新激活存量资源、重点改造老旧设施和低效用地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。这些口袋公园,是对城市更新的有效互动,是对居民需求的精准回应,有助于让城市治理更加注重质量、效益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